全膝关节置换术,是采用人工生物材料替换病变膝关节的软骨和骨,通过切除磨损破坏的关节面,用新的人工材料来替代。由于术后3个月至半年膝关节周围软组织基本定型,所以置换后早期的康复至关重要。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术后早期(2天-2周)该怎么进行康复训练。
此阶段的康复内容主要包括:控制术后关节肿胀;监测疼痛;主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;无辅助的床上活动、转移;适当辅助装置下行走(助行器)。避免长时间坐位、站立和行走,预防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和关节活动度训练造成严重的疼痛。
术后体位
采用仰卧下肢伸直抬高位,小腿及足跟下放置软枕,保证足跟高于膝关节,高于心脏。
预防及主动训练
1.麻醉消退后即可开始“踝泵”训练:即主动勾脚和绷脚交替进行,达到挤压小腿预防下肢血栓的作用。一日三次,根据耐受一次100~200次,每次间隔五小时。
2.终末端伸膝被动练习:将足跟处抬高使膝关节下部悬空,轻负荷加于膝关节上方使其被动伸直,防止屈曲挛缩产生。一日三次,一次10~15分钟,每次间隔五小时。
3.股四头肌直腿抬高训练:将膝关节伸直,将腿伸直位抬离床面40cm,保持5s,每日三次,一次10-30次,每次间隔五小时。
4.静力性收缩训练:足跟放于床面,膝关节下放一毛巾卷,使劲伸直膝盖,两项训练一日三次,一次10-30次,每次间隔五小时。
5.膝关节屈曲练习:坐位下双手抱腿使足跟沿床面向屁股滑动至角度受限处停住保持,一日三次,一次5-10分钟,每次间隔五小时。
6.平衡及ADL训练:进行坐-站转移,利用助行器下步行训练,重心转移训练。
7.冰敷:采用医用冰袋或冰水混合物在不直接接触皮肤下10-15分钟/次,每日三次以上,每次间隔不少于2小时。
注意:以上训练都要尽可能在无痛或轻微疼痛下进行。
由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会产生力线的改变,造成膝内翻和膝外翻的不正常下肢力线,通过膝关节置换可以重建下肢力线,重建软组织平衡,让膝关节达到一个稳定的状态。
康复训练的目的是防止术后缺乏活动的膝关节液不能有效循环,导致关节局部组织挛缩、僵硬以及粘连。通过康复训练,预防关节活动度受限,恢复肌力,增强关节稳定性,改善关节功能,改善下肢的负重和平衡能力及步态,提高生存生活质量。